我认识一个学长,软件硬件条件都很不错,而且相貌堂堂,成熟又不失童趣,偶尔也能卖卖萌。按理说,这种男生应该会不愁脱单。
不过学长已经年将半个知天命,五五年纪,却还是单身一人。准确的说是初恋尚没有交付出去。
学长似乎也不愁。
我有次问他: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考虑考虑?
他只回答我一句话:“没有碰到令他舒适的女生。”
我继续八卦:“一直没有吗?就算差强人意的也没有?”
他告诉我:“以前too young too simple ,没有明白对方的暗意,现在已经没有过去的priority了。”
“优先选择权?”
“恩。”
“就是错失了一段好姻缘是吗?”
“算是吧,不过缘分天注定,可能时候未到吧。”学长无奈的笑了笑。
“那现在可以挽回吗?”
“不知道,也没有必要了吧。”学长迟疑了一会儿。
“那你着急吗?”我显然把眼前这位优秀的学长当成了一位恨嫁女。
“无所谓了吧,这么些年都过去了,一切随缘吧。”
我看出了学长纠结的眼神,没有再继续问下去,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。
我对缘分之说是相信的,但我是无法阐述的,缘分是种神圣的东西,我不想用我生硬的语句亵渎神圣,所以缘分只可意味,不可言传。
我要说的是“too young too simple”,或者说是 “too young too naive ”。
且不说韩寒写《三重门》的深意,但就其里面一个情感线来说,林雨翔和Susan似乎是没有结局的。
林雨翔是喜欢Susan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而Susan对林雨翔呢?
就其为了跟林雨翔有可能考一个高中少做5道选择题,故意不要10分,还有为了鞭策林雨翔,故意制造与优秀理科男的传闻,还找几个朋友合伙演戏就让林雨翔化悲痛为力量,好好学习等等诸如此类的行径就可以看出,Susan对林雨翔的喜欢已经上升到“未来阶段”,是“长久之计”。因为都是暗意,林雨翔是不懂的,是不能理解的,他甚至是误解的。
林雨翔和Susan的故事,韩寒没有给出结局,因为韩寒的本意不在此,也不要给出结局。
但我们都可以相信,他们是没有结局的。
若给《三重门》写续集,若干年以后,林雨翔已经没有了priority,Susan也没有必要对一个木头“死死纠缠”。
而那时,林雨翔早已对教育制度不满,早已退学,也早已走上了他的王国。
他可以会用自己的笔和这个世界谈谈,也不太可能会明白Susan 的良苦用心,即使有朝一日明白了,也为时已晚。
一段爱的启蒙和爱的生根发芽,只属于特定的时间段,你无可能也无权保证别人一直在陪你“敲木鱼”,你只能属于她青春的一个小插曲,一个遗憾,你也许会教会她的一个深刻的道理: 男生大多是木头,光“暗示”是不够的,最好“点到为止”,必要时要“直言相告”。
我们都说初恋是美好的,就因为那个年纪,女生是比男生先前懵懂的,女生是含蓄的,男生是木讷的,含蓄碰上木讷,就是婉约得不得了,多青涩,多纯真,多令人无限遐想。
所以说造物主就是个纠结的人,既然选择让男女相爱,为什么不直接让男女性格中和,这样“心照不宣”也能“你知我知”、“你侬我侬”。
于是乎,我们都成了纠结的人。
Susan 是纠结的,她没有一开始就告诉林雨翔,而是后来看林雨翔太不争气了,才“豁出去”打电话骂他一通。明明是准备跟林雨翔好好说,却还是忍不住自己挂了电话。挂完电话又后悔不已。
林雨翔是纠结的,林雨翔明明得知“Susan跟理科男的传闻”还假装坚强,却暗自流泪。林雨翔给Susan打个电话一问便知,何必写信却忘了贴邮票,最后搞得双方纠结。
学长是纠结的,学长明明隐隐觉得自己有priority,却还是选择用最保险的方式对待一份含蓄的爱。直至后来悟出真理,却还是无动于衷。
同年龄的女生永远比男生成熟,所以不要难为男生不懂你的爱。
他们是木头,你们直接拿他们当木鱼敲敲得了,不要暗示,不要寄希望于他们灵光一现。但是敲木鱼的女生似乎少之又少,她们更希望“木鱼”自己开窍。
“柯景腾,你想知道答案吗?”
“求你不要告诉我,我不想被你拒绝。”
“你真不想知道答案?”
“求你不要告诉我。”
看《那些年》11遍的我每每看到这段,我就恨不得给柯景腾一巴掌,试图打醒这个木头。
但每每看完电影,又会明白九把刀是几乎现实的创作,我们又何尝没有当过柯景腾呢?
沈佳宜没有敲醒柯景腾,两个纠结的人自然最终没有在一起,而是给了我们一个那些年的共鸣。
女生对男生这样木讷的表现通常是纠结,最终胡思乱想,就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:
你们男生的梦想里根本容不下我们女生。
林雨翔,你有才,你要当作家,所以我自作多情了。
柯景腾,你幼稚,你根本就什么也不懂,所以你就不要追我了。
学长同学,你优秀,你要搞你的科研,你是无暇谈恋爱的,所以我打扰你了。
然后就是十年之后路口相遇的相视一笑。
一切似乎都会化成尘埃,一切又似乎都会变成你记忆里连篇累牍的诗,一本只有你自己读懂的诗。
当然世间不乏豪放派女子。
“陈孝正,我发现我爱上你了。”
“神经病!”陈孝正对郑微说。
大家都知道《致青春》的结局,陈孝正最后为了他的梦想放弃了爱情,扔下了郑微。
这又算什么事,还是你们的男生的梦想里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女生。
陈孝正,你出你的国,为什么要分手?
为了将来不更加痛苦?
匪夷所思。
分手后回国还要重新开始?
因为我放不下你。
不可理喻。
所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:男人的思维跟女生永远不在一个调上。但男女生都是在纠结的圆圈里打绕,只不过不在一个直径上因为同一个理由纠结罢了。
所以罪魁祸首不是“too young too simple”,而是“纠结”。
你纠结于一件事的时候,你往往会将这件事的坏处无限放大,将那本来挺诱人的好处无限缩小,最后只剩下坏处了,那个时候你也刚好做下了一个错误的决定。当你后悔的时候,纠结于要不要及时补救的时候,“算了算了”就会在你耳边不停嘟哝,你也会同样再做下一个更错的决定。
这就是人性,纠结的人性。
这世上所有错过的罪魁祸首都是纠结。
这世上所有的美好也似乎都源于纠结。